互联网金融监管文件频发,规范化平台模式前景更好

P2P从行业混沌初期就一直成为监管机构和社会舆论的焦点,随着行业从无序期慢慢进入成熟和稳健期,针对P2P行业的监管意见和实施办法也会越来越清晰化。如果从整个P2P行业大规模进入发展期开始算起,2-3年的行业深度发展过后,也是时候迎来更加细化的监管约束,因为互联网金融目前更多是在政策红利和边界较为模糊的情况下实现了业务的快速发展。随着后期监管政策开始逐渐细化,“先知先觉”的平台会更快适应监管。

目前央行、其他部委以及最高法院都发布了关于互联网金融的指导意见,要求P2P应该通过银行进行资金存管,不能过度宣传担保承诺,应该立足于做信息撮合平台。对于国内大多数平台来说,对于这些要求的执行,在短期内完成有一定难度。而纵览国内的P2P行业,能够达到这样标准的,恐怕也只有行业内排名靠前的平台了。

近期监管密集发文,到底说了什么?

目前央行、其他部委以及最高法院都发布了关于互联网金融的指导意见,分别是《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其中有关P2P行业的主要是这么两点:

1、P2P公司账户托管是否可以继续沿用现在主流的第三方支付,还是应该以银行作为更安全的托管机构

2、P2P是否应该做信用中介,还是只能做信息中介(同时可以利用信息中介做独立的针对用户的征信服务)

关于这两点,监管的后期趋势是很明显的,那就是P2P公司账户管理应以银行为主,并且不能做信用中介,不应自身承担担保功能,而应该立足于做信息撮合平台。所以,即便这几个文件或者是征求意见稿,或者短期内执行还有难度,但是监管的态度是十分明确的。而纵览国内的P2P行业,能够达到这样标准的,恐怕也只有行业内排名靠前的平台了,因为并不是每个平台都具备像宜人贷等平台这样的技术、风控和流程管理能力,以及宜信公司的丰富金融资源后盾,而且每种P2P模式的市场定位都不一样。

主流的大型平台是非常乐意看到监管政策出来的,因为这些平台包括商业模式、风险控制标准、准入门槛、资金安全措施等,从一开始都是朝着监管希望看到的方向迈进。例如宜信宜人贷是做个人对个人的信用借款与理财咨询服务,借款用户面向信用良好的城市白领,并在业界率先和银行合作资金托管,在监管落地之前就坚持科学的商业模式与合法合规的原则。因此政策出台,对于这样的平台来说是好消息。

而个别平台实际上在监管落地之前,一直做着不合规的操作,甚至还有一些行走在法律边界的平台,私下设立资金池,与P2P本质的端到端对接的服务已经相差甚远。指导意见出台后,这些P2P平台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如无法做到监管标准,将很有可能面临倒闭和处罚。

随着监管趋势的逐步确立,互联网金融机构目前更多要做的是,如何在监管细节还未完全确立的情况下,尽早缩短与监管标准的距离。对于已经比较成熟和规范化的平台,具有较好的“数据征信依据”“银行账户托管”“风险备用金保障”以及专业化的风险控制体系作为依托,这样也就很好适应了目前监管方要求的非担保,做信息中介以及账户银行第三方管理的要求。随着后期监管文件的逐步下发,门槛的设立,要求的标准化,很多后来者已经丧失了最好的入局机会,而现有的稳健平台,则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机遇。

陈凯歌

3 文章总数

财经作家,金融分析师

作者简介

涉猎于互联网金融,改变商业与生活

扫码下载APP 商务人士必备

扫维下载app
  • 联系信息
  • 电话:400 800 7975
  • 邮箱: service@gladtrust.com
  • 地址:青岛市市南区宁夏路288号软件园4号楼
  • 关注信用视界公众号
  • 催全球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