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超万亿银行坏账,这四大招管不管用

最新的监管指标数据显示,我国商业银行一季度不良贷款余额已达13921亿元,较上季末增加1177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75%,较上季末上升0.07个百分点。

而且,我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形成较大冲击,银行业不良贷款率可能还会继续上升,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存在较大挑战。在这种情况下,面对超过万亿的不良贷款,如何处置和化解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目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化解渠道都有哪些?各自的效用如何?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市场化探索都有哪些进展?

我国商业银行对不良资产的处置,主要针对可疑类贷款和损失类贷款。目前看,主要有四种方式:

一是对于可疑类贷款,采取清收追偿的方式,通过诉讼等方式,掌握并执行有效的资产保全。

二是对于损失类贷款,采用转让至四大资产管理公司(AMC),由资产管理公司以债务追偿、债务重组、资产拍卖、破产等方式予以处理。

三是进行银行内部核销,即损失类贷款确认发生后,从贷款损失准备金中划拨资金冲销不良贷款,但银行的当期利润会受到侵蚀,若风险损失准备金不足,甚至还会直接冲减资本。

四是运用资产证券化或类资产证券化的手段,将不良资产打包并作为基础资产,转化为可以在市场上交易的证券。

应该说,前三种方式是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的不良贷款处置模式,运用较为普遍。而第四种方式,是较为创新的市场化方式。如果运用得当,不良资产证券化将不仅可以提高不良资产的流动性,还可以在不增加负债的前提下,获得资金来源,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目前成为各上市银行正在积极探索和试行的不良资产处置方式。

2016年4月29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协会发布《不良资产支持证券信息披露指引(试行)》。随后,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招商银行6家上市银行获得参与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总额度为500亿元。


那么问题又来了,不良资产证券化对于化解银行不良资产,究竟能够起到多大作用?该如何有效推进?

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利润核销的方式处理坏账已不能满足商业银行对资产流动性的需求。不良资产证券化为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提供有效手段,利用证券化破产隔离和真实出售的功能,将不具有流动性的中长期贷款置于资产负债表之外,一方面商业银行可以及时获取高流动性的现金资产,避免流动性风险而产生挤兑危机;另一方面,商业银行降低偿付能力风险,避免信用风险而导致破产。

从国际经验上看,美国资产重组托管公司(RTC)在1989年到1995年期间,运用资产证券化手段,处置4650亿美元的不良资产,回收3580亿美元。韩国资产管理公司(KAMCO)在收购100.3万亿韩元的不良资产中,通过对62.9万亿韩元资产证券化后回收29.3万亿韩元。日本在1998年对21万亿日元的不良资产处置中,其中有5单属于不良资产证券化交易。

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来讲,应不断加强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的设计能力,通过与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公司、券商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合作,运用资产证券化提高中长期贷款流动性,盘活行内不良资产。

但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还有待完善,在经济下行期间,债券市场信用风险或将加速暴露,再加上不良资产本身涉及抵质押、诉讼等问题,对基础资产处置回收金额的估计、回收时间的预估、入池资产的现金流和信用增进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有效推进涉及到法律风险、会计风险、流动性风险等问题,仍然亟待解决。


董希淼

7 文章总数

金融从业者、财经评论员

作者简介

恒丰银行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近著《有趣的金融》。

扫码下载APP 商务人士必备

扫维下载app
  • 联系信息
  • 电话:400 800 7975
  • 邮箱: service@gladtrust.com
  • 地址:青岛市市南区宁夏路288号软件园4号楼
  • 关注信用视界公众号
  • 催全球客服
联系客服